Hero Image
美國半導體供應鏈檢討報告

參考 美國供應鏈檢討報告之結論及意涵:以半導體為例 作者: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 顏慧欣 副執行長、李淳 資深副執行長 一、前言 拜登總統於2021年2月24日簽署第14017號行政命令《美國供應鏈》[1],要求特定機關首長分別於100日內以及1年內針對特定產業展開供應鏈審查,設想可能遭遇之風險及提出強化供應鏈韌性之具體行動,做成報告提交至白宮。報告內容應包括各產業供應鏈所需的關鍵物資及原材料(critical goods and materials)、其他基本物資及原材料(other essential goods and materials),及製造或其他必要生產能力多項評估項目。針對100日內應先完成的四大領域:半導體、高容量電池、關鍵礦物和材料,以及藥物和原料藥,拜登政府已完成4項關鍵供應鏈之檢視,並於6月8日提出「100日關鍵供應鏈檢討報告」(Building Resilient Supply Chains, Revitalizing American Manufacturing, And Fostering Broad-Based Growth)[2]。 鑑於公布檢討結果的四大領域,基本上對臺灣至為關鍵的就是半導體產業,至於其他三個產業美國也未特別提及臺灣。爰此,本文透過白宮報告對半導體產業的調查結果、風險考量與因應建議等面向,作為探討之核心。 二、美國對半導體產業之檢討重點 (一)供應鏈之組成結構 1.市場概況 根據美國商務部分析,半導體(以下亦稱為晶圓或晶片)供應鏈主要涉及之供應鏈包含五個階段,分別是半導體設計、晶圓製造、封裝測試(ATP)及先進封裝、半導體材料及生產設備(SME)。檢討報告依美國半導體協會(SIA)統計研究指出,2020年全球半導體銷售總額約為4,260億美元,2021年推估為4,520億[3]。從各國半導體企業市占率來看,2019年的前六名分別是美國(47%)、韓國(19%)、日本(10%)、歐盟(10%)、臺灣(6%)以及中國(5%)[4]。 若由商業模式觀察,美國2019年在全球各類型市場市占率,分別是整合型半導體市場(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s, IDM。意指包含設計、生產及測試封裝垂直整合半導體市場)為51%、無廠半導體設計(Fabless Design)為65%、晶圓代工製造(Pure-Play Foundry)為10%、設備市場為40%,以及委外封測公司(Outsourced Assembly and Test companies, OSATs)則為15%[5]。 2.供應鏈分佈情形 由半導體供應鏈來看,美國雖然在設計、IDM、設備及材料階段仍保有優勢,但優勢正在逐漸流失,同時半導體生產製造階段則面對最大的威脅挑戰。 檢討報告指出,美國半導體設計生態系統強大且世界領先,但問題在於銷售市場高度依賴中國。又美國仍主導半導體材料及設備,但因種類繁多,仍有部分掌握在其他國家手中。此外,由於美國國內半導體製造者有限,因而設備製造商嚴重依賴海外(亞洲)市場。此外,美國在第三代半導體GaN及SiC材料有領先優勢,但同樣面對部分原料也有過度集中在東亞地理區位之風險。至於製造能量部分,美國半導體製造在1990年代的產能佔全球37%, 至2018年只剩12%。反之,2019 年台灣佔全球半導體生產裝機容量(installed capacity)的20%,緊隨其後的是韓國之佔 19%、日本17%、中國16%及歐洲9%。 進一步來看,在邏輯半導體、存儲半導體(記憶體)和類比半導體等三種最主要半導體類型中,以邏輯半導體最為重要。2020年時邏輯半導體約佔整體半導體市場42%之營收、存儲半導體約佔 26%,而類比類半導體約佔 14%,其餘市場由分離、光電(discrete, optoelectronic)等非集成電路半導體組成。雖然美國在分離、類比與光電元件的產量中仍有30%的佔有率,但在邏輯半導體和記憶體則分別僅有12%與4%,兩者皆是目前各種主要電子產品如手機、電腦所必須之關鍵零件。最後,在生產技術方面,目前全球能生產10奈米以下的先進節點(advanced nodes)的公司為數僅有三家,即台積電、三星與美國英特爾;台積電更是在尖端節點(leading nodes),如5奈米及7奈米產能的唯一生產者[6]。 (二)美國半導體產業之風險考量 半導體是所有技術產品及先進軍事系統的基礎,不但是消費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,亦與能源、公衛、農業、消費電子、製造業、交通及國防能量有關。美國為半導體生產之全球領先國家,迄今美國半導體產業之收益仍佔全球半導體收益近五成,但數十年來半導體之製造均外包或移至海外,導致美國本土半導體製造能力的份額大幅下降。美國除缺乏製造最先進技術之能量外,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亦高度依賴進口。 1.地理區位集中度(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)風險 SIA於2021年4月發表之研究報告指出位於東亞的臺灣(20%)、中國大陸(16%)、韓國(19%)與日本(17%)佔了全球近四分之三的半導體產能。以先進邏輯晶片(advanced logic chips)為例,美國及其盟友均高度仰賴產能佔全球92%之台灣,至於成熟製程邏輯晶片,美國製造也僅佔全球6%至9%,故存在「地理區位高度集中」的問題。美國對進口晶片之依賴使其在關鍵半導體供應鏈中形成新的弱點,產能的喪失威脅其在半導體供應鏈之各環節及長期的經濟競爭力。 2.顧客集中度(customer concentration)風險 美國設計、材料及半導體設備企業之海外營收及客戶有過度集中於中國之問題。在地緣政治因素下,美國對中國實施之出口管制限制以及中國本土半導體產業政策等,對此等美國企業境外收入有直接且顯著地影響,對台海地緣緊張也有影響。 3.其他風險因子